《葬书》一卷传为东晋郭璞撰,全书寥寥千余字,分为内外篇,杂篇。《葬书》内外篇虽然字数甚少,却系统地阐述了风水理论,提出了乘生气论、藏风得水论、形势论、四神砂论和土质标准论五大风水理论,后世学者皆以郭璞为风水堪舆鼻祖。
版别:清光绪十五年地理真诠刊本;收藏来源:天津图书馆藏本。
相传郭璞得河东郭公授《青囊中书》九卷,而通天文五行卜筮之术。《宋志》记载有郭璞《葬书》一卷,后术家尊其说者改名《葬经》。《葬书》存其八篇,至纯者为内篇,精粗纯驳相半者为外篇,粗驳当去而姑存者为杂篇。书中词意简质,如乘生气一言,其义颇精。又所云葬者原其起,乘其止,乘风则散,界水则止诸条,亦多明白简当。王褘《青岩丛录》曰:“择地以葬,其术本于晋郭璞。所著《葬书》二十篇,多后人增以谬妄之说。蔡元定尝去其十二而存其八。后世之为其术者分为二宗,一曰宗庙之法。始于闽中,其源甚远。至宋王权乃大行。其为说主于星卦,阳山阳向,阴山阴向,不相乖错,纯取八卦五星以定生克之理。其学浙中传之,而用之者甚鲜。一曰江西之法。肇于赣人杨筠松,曾文迪及赖大有、谢子逸辈,尤精其学。其为说主于形势,原其所起,即其所止,以定位向,专指龙穴砂水之相配,而他拘泥在所不论。今大江以南无不遵之者。二宗之说虽不相同,然皆本于郭氏者也云云”。
郭璞(276年—324年),字景纯,河东郡闻喜县(今山西省闻喜县)人,建平太守郭瑗之子,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、训诂学家、风水学者,好古文、奇字,精天文、历算、卜筮,擅诗赋,是游仙诗的祖师。郭璞除家传易学外,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,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,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。西晋末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,晋元帝拜著作佐郎,与王隐共撰《晋史》,后为王敦记室参军。324年,以卜筮不吉力阻王敦谋逆而被杀,后追赠弘农太守,北宋时被追封为闻喜伯。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,长于赋文,以“游仙诗”名重当世。《诗品》称其“始变永嘉平淡之体,故称中兴第一”,《文心雕龙》也说:“景纯仙篇,挺拔而俊矣”。明人有辑本《郭弘农集》。
原版PDF扫描:10页:4.6M
(注)压缩包文件请用WinRAR解压。
(1)资料存于百度网盘上便于传输。
(2)下载文件后IP不变七天内有效。
(3)古书来自海外公版或古文整理。
(4)学分为赞助性质非古籍原价值。
(5)赞助学分是为域名服务器费用。
温馨提示:
部分古医学、道术秘法非专业勿操作!
评论0